随着智慧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,我们越来越能感受到数字技术带来的诸多变化。城市生活在衣食住行方面越来越智能化,其中关于“吃”的黑技术尤为引人注目。
2020中国智能餐饮创新峰会是围绕“吃”展开的科技盛会。近年来,餐饮业不断试图突破传统,创造一个全新的智能行业。我们周围越来越多的智能餐厅是许多技术创新的集中展示。
大多数餐厅的智能升级都是从点餐阶段开始的。
很多智能餐厅已经开始采用智能餐桌解决方案,集成了很多功能:餐桌本身可以变成一个可以触摸和互动的大屏幕,可以一步清晰的列出不同菜品从点餐到付款的图片和价格信息,相当于每个餐桌都是点餐收银台。有了它,顾客直接进店就坐,不用等服务员过来点菜。
然后就是等菜的时间了。在传统餐厅,除了和朋友聊天或者玩手机,似乎没有更好的选择。但是智能餐厅就不一样了。
智能餐桌不仅是一个大菜单,也为等待菜品的顾客提供了更多的娱乐选择。餐桌内置互动游戏,甚至可以用来刷视频,看电影。同时,桌子上设有无线充电区,手机放置时可以充电。
一些大型餐厅会进一步拓展这些功能,开辟专门的等候区,或者利用投影设备和互动技术,将整个包厢变成个性化的用餐空间,一键切换房间场景,营造不同的用餐氛围,为顾客提供更多的娱乐互动选择。
这些前端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优化了客户的用餐体验。得益于此,聪明的餐厅将不再疲于应对顾客催菜等问题,也能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。
通过扫码点菜或者在智能桌下单后,剩下的就交给餐厅的后厨了。与传统餐厅相比,智能餐厅的厨房有很大不同。
带着钢铁来到厨房,让我们认识一下智能厨房的新成员。能给客户做菜的不再是忙碌的厨师,而是一批高效运作的烹饪机器人。
这些机器人拥有出色的深度学习能力和灵活的机械臂,都是厨师的“高级弟子”,可以按照程序做出很多常见的菜肴。原厨师的工作也比较轻松,可以专心控制原料质量,开发新菜品。
由于成本等问题,烹饪机器人的普及需要时间,但厨房系统的智能化从未停止升级。比如很多厨师已经开始有“大数据助理”了。
前端收集并记录客户的相关数据,为厨房提供重要参考。厨师了解客户经常点的菜,自己喜欢的口味,个性化的建议,让菜更适合客户的口味。这种后台数据分析能力也是目前智能餐厅升级的一个方向。
吃完一道菜,就轮到上菜机器人了。虽然体积小,但都是自动驾驶技术的杰出成就:由于餐厅环境相对狭窄,经常有移动的顾客,这些机器人不仅需要准确定位餐桌,还需要具备灵活自主的避障能力。有了这些技术,他们可以有条不紊地在餐馆里走动,给顾客送菜。
菜上桌的时候,也意味着智能餐厅完成了一轮的运营,剩下的就是让顾客享受美食了!
智能餐厅的顺利运营是前端服务和新厨房技术充分协调的结果。除了享受经典美食,我们还可以在这里享受数字技术的魅力。从目前的餐饮市场来看,智能化升级的大趋势已经形成。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智能餐厅全面升级,智能餐饮体验将成为我们全新的日常生活。